知乎 for iPhone 初体验
相对百度知道、新浪爱问而言,知乎是一个小众且高质量的社交问答平台。但因其准入必须通过邀请,所以大多数用户不能进入这个高质量的问答平台。于近日推出了其iPhone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iPhone客户端申请账户,同时也方便用户通过手机便捷地在知乎上查看问答条目。如此,知乎也开始了从小众化向大众化发展,加快了其社会化的步伐。开放的同时也应该担心平台问答的总体质量下降的风险。
if (is_home()){ $description = "关注国内移动互联网最新的手机应用及发展,专注于有深度的独家原创产品评测及热门事件评论,涉及移动社区和移动生活搜索,包括即时通讯和手机信息安全以及手机浏览器和手机邮件客户端,手机输入法和移动云计算等多种实用和前景型应用及领域。"; $keywords = "Mobile2.0,mobile20,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移动应用,手机软件,手机应用评测,手机游戏,移动互联网资讯,软件新闻"; } ?>
相对百度知道、新浪爱问而言,知乎是一个小众且高质量的社交问答平台。但因其准入必须通过邀请,所以大多数用户不能进入这个高质量的问答平台。于近日推出了其iPhone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iPhone客户端申请账户,同时也方便用户通过手机便捷地在知乎上查看问答条目。如此,知乎也开始了从小众化向大众化发展,加快了其社会化的步伐。开放的同时也应该担心平台问答的总体质量下降的风险。
当全球互联网业界的目光都聚焦在SXSW大会上的时候,基于位置的图像(照片+视频)分享应用Color获得4100万美元投资的消息突然铺天盖地在互联网上散播开来。随后几篇由BusinessWeek、TechCrunch等权威媒体发出的“恰到好处”的专访及评论则更是给这个应用增加了光环。从PR的角度,红杉等投资人很有可能是故意借这个时机帮助Color进行炒作,以扩大曝光的。
《漫谈移动App社会化》。这是一篇长文,本文作者@Dowell 从社会化的角度深层次多角度剖析了当下移动互联网App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正如文章所言:“移动app的社会化大潮虽源于Facebook、Twitter,却涌起FourSquare、Path、Instagram、Kik、Bump那样的移动互联网新贵,而且一个故事比一个故事传奇。” 为保证Mobile 2.0读者对长篇文章阅读体验的连续性,我们选择了一次性贴出全文,并辅以目录跳转的方式进行页面展现。此外,对更喜欢本地阅读的读者,我们也提供了从微盘下载本文PDF全文的方式,并希望大家能通过各自的社会化影响力在新浪微博上对微盘文档进行分享转发,让更多读者受益(请猛击下载)。
这是一篇思维逻辑混乱的文章,因为我对LBS的了解有限,重要的是,我不喜欢LBS。另外,我所有的文章都是主观的。 一直以来,作为一个一只脚踏进棺材,另一只脚踏进移动互联网的人,我对LBS没有丝毫的兴趣。在和藻潞多次聊天之后,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我的HTC Legend上安装一款LBS软件:网易八方。 4个多月之前,我曾很装逼地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微博: 我一直觉得国内的LBS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纵观国内诸如街旁,开开,邻讯,玩转四方等LBS服务,都是check-in一定次数之后给予特定的奖励。这够了吗?不。check-in只是开启LBS的一个开关,check-in之后干什么,才是极为重要的,而现在的这种奖励模式,我觉得太浪费LBS这个平台了。 2010年快结束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我对LBS的看法还是和之前一样——现在的LBS,还是很垃圾。看看国内现在的LBS软件,提供的服务基本都是同质化,这主要是因为LBS没有技术门槛,谁都可以做。 LBS的全称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是各种结构化的数据和基于位置的功能插件的集合,同时通过LBS上的好友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LBS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信息的可依赖性,比如点评虽然提供很多评价信息,但这里水分太大,而且一个南方人和北方人口味完全不同,他的推荐可能完全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果通过LBS的好友推荐,你会知道哪些人和你是同好,你和他有相同的爱好,相同的口味,这种信息价值又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就是公共场所的Wi-Fi密码数据库,当用户在某个咖啡厅签到的时候,会询问用户是否连接Wi-Fi,这点体验就远超其他LBS软件了。 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数据来支撑,小公司非常难以做到。目前,市面上做LBS,基本上都是小公司,最终只能发展成一个中小的社区。 LBS真的有太多的东西可做了。 比如,可以知道用户去过哪些地方,从而判断用户的兴趣点,以及消费能力,由于有精准的定位,可以针对周边用户发布实时有效的广告。 看了一下上下文,挺混乱的…… 昨天在微博上提到:向Discuz那样去做LBS。我的意思是这样的:Discuz向广大站长免费提供了论坛程序,所有使用Discuz的论坛都是康盛的资源,LBS软件商也可以这样做——向中小网站或者相关服务免费提供这样一个框架,然后将所有使用其接口的服务都当成资源。 Over,祝大家新年快乐。 PS.其实本来是想写文章骂泡椒,没想到最后居然写成了LBS,如果你对泡椒网耍流氓的事情还不了解,请Google。 再次PS.Google去年就获得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广告推送系统的专利,另外不要以为腾讯在LBS方面没有动静,Android版的地图已经出来了。
早在六七年前就有互联网公司开始做类似Foursquare的足迹类网站,但一直没有成功者,而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了Foursquare一个机遇。Foursquare模式出现之后,把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了很好的融合。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一直都被业界看好,现在的Foursquare只是刮起第一次旋风而已。
社交定位服务Foursquare的诞生以及扶摇直上的业绩让所有关注于移动互联网的看客们得到灵感,Foursquare呈现出的发展曲线,比当年的Twitter还要快。 国内众多企业对于社交定位网站已经有很清晰的认识,LBS市场蕴藏的商机巨大,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我们不能只看用户数量,我们应该注重客户端的用户体验以及本土创新应用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体验过的街旁、玩转四方再加上Foursquare的对比。
2008年,各种SNS网站突然如“改革开放的春风”袭来,如此吹拂下,一夜之间,开心网、校内网(人人)等网站“如花”般绽放——抱歉我只是想描述下它们受大众欢迎的程度。当然了,Web 2.0的东西貌似向移动端迁移已是必然:twitter的手机微博服务及若干数量客户端、Facebook注册后与手机绑定(当然被人人学去了)、iOS和Android等设备上的Youtube客户端等等。也许我欺骗了大家,上面那几个东西根本不存在的,如果这样……好吧,就只记住第一句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