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很快在十月中就要上市了,而苹果的 iPhone 4S 也很快就要在美国发布了。艾瑞克在此做个小小的猜想。
※ 苹果 iPhone
跟据美国 iSuppli 公司针对 iPhone 的硬件成本分析,第一只 iPhone 在 2007 年上市时的硬件成本大约是 217.73 美金,iPhone 3G 在 2008 年上时的硬件成本大约是 166.31 美金,3Phone 3GS 在 2009 年上市时的硬件成本大约是 178.96 美金,而 iPhone 4 在 2010 年上市时的硬件成本大约是 187.51 美金。
每一代 iPhone 在中国一年的平均售价大约是介于 3,800 人民币到 5,999 人民币中间。以高端的智能手机来看,市场上的价格是相对稳定,而硬件的性能除了每一代都有提升外,成本也控制的很不错,因此苹果在销售 iPhone 的同时,还能维持可观的利润来支持新一代的手机的研发、用户界面 (UI) 的改进跟应用商店 AppStore 发展。
※ 小米手机
跟据雷军在小米手机发布会的简报,小米手机内部代号叫做轰炸机,硬件的亮点包括:
- ● 全球主频最快:配置了目前世界上主频最快的高通MSM8260双核1.5GHz手机处理器。
- ● 流畅的多任务处理:自带1GB RAM和4GB ROM,让手机运行双倍提速,超大型游戏、多任务并存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 ● 独特的半反半透技术:采用4吋多点触摸屏,该屏幕拥有独特的半反半透技术,在阳光下的可视率提升显著。
- ● 高清视频播放:集成64MB独立显存的Adreno 220图形芯片,使之能高清晰流畅播放1080p视频。
- ● 大电池:使用了比传统锂电池更安全的锂聚合物电池,最高容量达1930mAh。
从艾瑞克的分析来看,小米手机的硬体成本跟 iPhone 4 相比,发现二者的成本相近,平均硬件成本约 187 美金,虽然小米手机是中国设计与制造,但因为主要零件还是来自国际大厂,因此小米手机最终的硬件成本并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 猜想
小米手机预定的售价是 1,999 人民币,iPhone 4 一年的平均售价大约是介于 3,800 人民币到 5,999 人民币中间,小米手机的硬件成本与iPhone 4相当,但是售价却只有一半。苹果 iPhone 全球一年的出货量超过 8,500 万台以上,因此小米手机未来需要有特别的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在低毛利下维持永续的发展。
艾瑞克猜想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如下:
- ● 价值主张:从硬件规格来看,小米手机采用的是跟魅族手机相同的高性价比的主张。而魅族手机目前在中国的市占比大约在第十名。
- ● 分销渠道:只透过网上销售,能够有效的降低通路的成本,但是却缺少了跟大多数主流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介面。
- ● 客户关系:透过名人与发烧友玩家的推广、MIUI 网上论坛与口碑营销,将是小米开发新客户、维持客户关系的主要方式。
- ● 目标消费群体:喜欢刷机的玩家肯定是小米手机目标客户。
- ● 核心竞争力:能否将强调用户体验的米聊、云端服务及 MIUI 操作系统三项软实力和一半来自名牌大公司的员工的专业设计能力,转化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尚不可知。
- ● 生态系统:靠的是 Android 的生态系统。
- ● 成本结构:相对于欧美较低成本的研发优势,以及中国内地的低成本生产与组装优势,只能降低部份管理成本,相对于其它品牌智能手机,并没有明显的成本忧势。
- ● 营利模式:软实力加上性价比高的硬体,能否让价格敏感的中国消费者买单?目前看不出来。
图文:【Mobile 2.0 团队】Erik Chang / 张正明 (微博交流)
同样的硬件成本,两部机器放到一起一比较,可就差远了。
回复
不管其盈利与否,其前途之渺茫,对于推动高配低价手机在国内的发展,小米手机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亦即对消费者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回复
米聊被微信搞成那样,还做个P。
小米还剩下什么?
就剩下一堆自命不凡、装逼遭雷劈的2B了。
乔老爷过失都能在微博上用官方微博庆贺,中国人的耻辱!
回复
小米手机的思路可以,不过有很多问题在的。例如WCDMA的制式,决定了它主要的市场应该是海外市场,但海外市场都以运营商定制为主,所以,在运营商已经把很多机型做到了0元购机的情况下,它没有价格优势。
国内市场又很有限,毕竟来说为了一个WCDMA手机而转投联通的人并不是多数,联通的糟糕口碑在人们心中已经有了深远的印象,加之联通为了抢钱而定的高价政策(联通3G资费远远高于移动与电信),因而一个WCDMA机型在国内的生存空间也很有限。
不过就发烧友的定位而言,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回复
感觉言下之意是观望,继续观望
回复
看这对小米手机的介绍,还有那软之又软的行文,实在是让人…………
回复